2010年2月20日

電子書包的迷思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教育部試辦電子書包實驗教學,英特爾專案總經理John E.Davies(右),昨天拜會教育部長吳清基(左)。 記者徐兆玄/攝影
教育部8月1日起推動「電子書包實驗教學試辦學校暨輔導計畫」,2年試辦計畫選定全台5所國小,要了解「電子書包」可否達到真正讓書包減重,順利應用在教學上,增進學生學習及運用科技機會。 教育部長吳清基昨天指出,利用「電子書包」學習,可不受時空限制,在學校任何角落都可以用,也可減輕學生書包重量,非常方便,是學習趨勢,他幾年前擔任台北市教育局長時就開始推動。
不過,吳清基不諱言,「電子書包」的價格是一大問題,且需要軟體。教育部電算中心主任趙涵捷說,「電子書包」約A4大小,具互動功能,美國德州號稱要推動一手一台,香港和新加坡仍在試辦階段。
趙涵捷說,2000年台北市剛開始試辦時,「電子書包」一部要6、7萬,現在約2萬多,美國一部約300美金,但有業者號稱未來一部100美金以下,大大增加推廣可能性。
趙涵捷表示,今年度選定台北縣建安國小、花蓮縣長橋國小、台北市忠義國小、大湖國小及高雄市左營國小等5所試辦學校,將進行為期2年試辦計畫。
趙涵捷也說,「電子書包」到底能不能有效解決數位落差,還是加深落差,也是教育部關切重點,因此已邀請10多所大學教授,成立輔導團隊,協助導入相關教學模式及配套措施。
另將針對「學生身心發展影響」、「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課程設計」及「教學設備」等面向進行分析與比較。

看完這個新聞,及之前的品格教育新聞,覺得教育部真是太有錢了而且都亂花,我們給教育部不少經費,教育部很會花錢,但是學生直接受益的實在太少。

之前在一個談話性節目聽到一個來賓,為某個弱勢聲援,她直批台灣政府”偽善”,一時有點被震到,她真是太敢講了。政府在乎花大筆錢做廣告或是線上遊戲品德教育或是電子書包這些偏離教育核心的部分,更甚於在乎很多繳不起學費或是營養午餐的學童。
給老師在校園內使用停車位,卻對學童的餐費斤斤計較。
政府過度在乎選票,卻無法保障學童在學校受到良好的照顧。
 
電子書即使以今年論也還在起飛期,離真正佔書市過半比率還有好幾年要走,在科技普及並且較為均富的英美國家尚且如此,中文的市場,教育部把自己當成嚐鮮的肥羊,把學生當成白老鼠。

書包過重,是學校老師的問題,如何排課,才能讓學生不必每天都要準備過量的書籍或教材,這有什麼難?還是故意造成刁難?學校也有置物櫃可以用,背來背去,徒勞跟是否用心向學一點關係也沒有。

為了過重,花那麼多錢和精力做一個電子書包, 用電子書包有比較節能減碳嗎?
電子書包本身不會耗費資源嗎?不用電嗎?
上課一半沒電怎麼辦,難道要學校到處是插座?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充電?
你希望小朋友在充滿電的世界中成長,還是在一個比較自然的環境下發展身心。
小朋友視力健康呢?翻閱書籍、查找資料,作個人特色筆記的能力,難道這些不是更重要?還是我們要下一代就像大前研一所說的,日本年輕人只要遇到問題就上網查資料,但是如果網路上找不到,就放棄解決問題。上網查資料是一種時代的進步,可是如果什麼都只是上網查,其他都可以不必學,那學校也可以關門了。學校只教基礎知識,那些在網路上都有,那麼教育本身的價值在哪?難不成在那個叫做電子書(包或叫閱讀器)的機器裏嗎?

最最重要的一點:紙本的書籍優於電子書之處,在於像敎科書與工具書這類大多內容需記誦或作筆記或時常翻閱的書,有著不可動的優勢,學習效果天差地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