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社群網站facebook終於要公開上市了,一大票人都成了億萬富翁。
最近因為花比較多的時間玩臉書上的遊戲,為了遊戲必需一天上好幾次臉書,交幾個志同道合的陌生朋友,遊戲同好愈多愈好,會更容易達成遊戲內的目標,為了容易達到遊戲設定的目標關卡,多開一個帳號,當然不會是實名帳號,如果要玩得更順一點、更快一點,愈多分身愈好啦,這點跟以前的線上遊戲是一樣的。遊戲同好和分身功能是一樣的,差別是分身可以百分百控制。
最早玩開心農場時,為了怕花太多時間,總是上個1、2分鐘就下線,做完最基本的種田、收穫,頂多稍微看一下,但也因為這種玩法無法持續玩社群遊戲,社群遊戲就是一定要有朋友才玩得下去,所以開心農場沒玩多久就不玩了。
現在玩cafe world,就想到臉書有多少流量是來自遊戲,還有多少帳號是為了玩遊戲才開的?
有一篇2010年的文章說臉書的流量有66%是來自遊戲,還有2011的一篇說臉書有60%以上的流量是來自遊戲,而且還玩笑地表示臉書是一大堆平均43歲的老女人在玩開心農場Farm Ville。
實際有多少流量來自遊戲,除非臉書自願公開,不然不得而知,不過就一個正常遊戲迷而言,天天上遊戲,一天上個幾次都是很平常,而且透過贈送遊戲虛寶拉抬其他遊戲也是很常見的手法,所以很多人都玩不只一種遊戲,因此若說遊戲佔上一大半比例的流量,其實是頗可信的。
有那麼大比例來自遊戲也不一定就多不好,至少這一塊是有獲利的,而且它對學生族群有一定的優點,不管有沒有Po文,這些學生出了社會後,就是固定的用戶,因為學生時期的朋友都在臉書。
2012年5月12日
2012年4月5日
玩Slingo送Cafe World 的 50% lightning stove
用約一天的時間(實際玩的時間很短,大多在等待)玩Zynga的Slingo,拿到30個獎章,就可以換到Cafe World中一個50% lightning stove,這個不知道是不是該翻做快速爐。
其實也是剛玩Cafe World,Zynga的遊戲幣真的不便宜,要是什麼都用金錢來加速遊戲的話,真的會花蠻兇的。
這個可以節省50%時間,還可以免去按prepare的click,會輕鬆很多。
很久沒持續玩一個遊戲,這次玩cafe world,會想玩,有一部分是想從中看能不能學一些咖啡的知識、字彙和術語,想不到什麼咖啡都還沒有,倒是一堆料理,這次比較用心,除了一開始亂花送的遊戲幣外,會多比較一下和搜尋一下,進展也快。
一開始拿到Slingo30個獎章時,回Cafe World沒看到什麼變化,重登後就收到通知,也許要一些等待時間吧!
然後到購買stove的地方找一下,可以看到送的50% lightning stove,按下並拖到想要放的地方就可以了,需注意stove是否已滿,滿了就先賣掉一個simple stove。
其實也是剛玩Cafe World,Zynga的遊戲幣真的不便宜,要是什麼都用金錢來加速遊戲的話,真的會花蠻兇的。
這個可以節省50%時間,還可以免去按prepare的click,會輕鬆很多。
很久沒持續玩一個遊戲,這次玩cafe world,會想玩,有一部分是想從中看能不能學一些咖啡的知識、字彙和術語,想不到什麼咖啡都還沒有,倒是一堆料理,這次比較用心,除了一開始亂花送的遊戲幣外,會多比較一下和搜尋一下,進展也快。
![]() |
重登後通知 |
然後到購買stove的地方找一下,可以看到送的50% lightning stove,按下並拖到想要放的地方就可以了,需注意stove是否已滿,滿了就先賣掉一個simple stove。
![]() |
Drag it. |
- 玩Facebook這類小遊戲,尤其是zynga,最需要的基本工具就是計時器,這樣需要動手操作的時間到了可以自動通知,才不會一直邊掛邊看。
- 還花了時間做Cheat Sheet,目前只做小小一部分,也不知道會做到何等級。
2011年9月29日
Facebook FBML將於明年全面停用
Facebook FBML將於明年6月起全面停用,而改用iframe。
FBML(Facebook Markup Languge)改用iframe,所以如果採用的app是FBML,就要在2012年6月前改成iframe。
網路界真的汰舊換新相當快速,那麼FBML也不用再花時間去學。
FBML(Facebook Markup Languge)改用iframe,所以如果採用的app是FBML,就要在2012年6月前改成iframe。
網路界真的汰舊換新相當快速,那麼FBML也不用再花時間去學。
2011年7月7日
不想看到facebook的右邊欄sidebar
facebook臉書的右邊欄,通常是會被忽略的一塊,如果不想看到,除了封鎖廣告的出現,讓畫面比較乾淨之外,因為右側欄位一般是比較少會用到的地方,不管是滑鼠點擊或是眼光瞄過,都是非熱點區,可是臉書右側欄位偏偏就是佔著位置,若是不想看到右邊欄,可以簡單地使用放大網頁的功能。
放大網頁頁面的方式:
![]() |
就算封了廣告,頁面還是小小的 |
![]() |
放大後就看不見右側欄 |
- 個別調整:只有對某些想要放大的網頁,手動調整合適頁面,用Ctrl鍵加+鍵或Ctrl鍵加上滑鼠滾輪。
- 直接在瀏覽器設定:當你希望每次開啓頁面時,字體都自動放大或是頁面都自動放大到一定比率時,可以免除個別調整。
放大之後,主角變得顯眼多了,很容易就可以抓到重點,也不會被一些其實少有作用的側欄所干擾,這樣是不是有效率多了?
利用調整頁面大小來遮蔽部分網頁頁面的方式,不僅可以用來遮掉facebook sidebar,對所有的網頁都可以用這個方式。
2011年5月26日
facebook 新增功能:訂閱專頁的RSS
最近facebook增加一項功能,可以訂閱粉絲專頁的RSS,這項功能對於習慣使用RSS的人,非常有用,只要訂閱專頁的RSS,就可以不必常到facebook去追踪專頁的新訊息。
facebook真的就像他們自己講的,”速度要快,不要怕錯”,做什麼都可以在別人有些不確定時,就推出新功能,而對於不太受網友歡迎的功能,也很敢說砍就砍。
facebook隱私權爭議等問題一直都在,但是我覺得目前網友對facebook的問題相對的比較寛容,部分原因可能在於他的正向實驗,使網友願意接受他在不是很成熟的時候可以繼續成長。
這就好像是”容許風險”,生活中其中到處充滿著”容許風險”,例如開車可能會發現車禍,導致人身傷亡,財產損失,但沒有人會因此就不開車,開車的人都是”容許風險”的,當然如果發生車禍是可避免的人為風險,引起風險的人就要負責任。
網路是一塊還在發展的東西,在技術領域或是只是還沒嚐試過的情況下,”容許風險”也是有適用餘地。
基本上這項新功能,應該會使不少人直接從RSS獲得專頁的新訊息發表,對臉書流量而言,短期上是不利的,而且臉書既然要從右側廣告賺錢,這樣也是有可能影響獲利,還有一點,這是利於Google Reader的舉動。長期而言,有助增加RSS愛好者的黏著度。
要知道專頁的新消息,現在可以簡單地直接訂閱專頁的RSS,不必再依賴其他外掛等程式,這是一項利於網友的新功能,我相當喜歡。
facebook真的就像他們自己講的,”速度要快,不要怕錯”,做什麼都可以在別人有些不確定時,就推出新功能,而對於不太受網友歡迎的功能,也很敢說砍就砍。
facebook隱私權爭議等問題一直都在,但是我覺得目前網友對facebook的問題相對的比較寛容,部分原因可能在於他的正向實驗,使網友願意接受他在不是很成熟的時候可以繼續成長。
這就好像是”容許風險”,生活中其中到處充滿著”容許風險”,例如開車可能會發現車禍,導致人身傷亡,財產損失,但沒有人會因此就不開車,開車的人都是”容許風險”的,當然如果發生車禍是可避免的人為風險,引起風險的人就要負責任。
網路是一塊還在發展的東西,在技術領域或是只是還沒嚐試過的情況下,”容許風險”也是有適用餘地。
基本上這項新功能,應該會使不少人直接從RSS獲得專頁的新訊息發表,對臉書流量而言,短期上是不利的,而且臉書既然要從右側廣告賺錢,這樣也是有可能影響獲利,還有一點,這是利於Google Reader的舉動。長期而言,有助增加RSS愛好者的黏著度。
要知道專頁的新消息,現在可以簡單地直接訂閱專頁的RSS,不必再依賴其他外掛等程式,這是一項利於網友的新功能,我相當喜歡。
2011年3月9日
移除Facebook臉書廣告
如果常上facebook,愈常使用臉書,就接收愈多的側邊欄廣告,及其他app上的廣告。
雖然側邊欄廣告是臉書主要收入之一,也不想讓臉書都沒有收入,但當廣告多到已經造成干擾時,寧可不去知道有哪些新廣告,只想要清靜。
要移除facebook臉書上的廣告,只要去所使用的瀏覽器(IE, FireFox, Chrome, Safari...)找facebook ad block相關的外掛、擴充功能、插件、小工具,就可以找到數個可以用來移除臉書廣告的外掛、擴充功能、插件、小工具,不管名稱叫什麼,總之都是用來輔助瀏覽網頁。
以Chrome為例:
一、到工具的擴充功能
移除facebook廣告的好處:
較乾淨的頁面,較少的雜訊,更快的頁面載入速度。
如果不是很常上臉書,就不一定需要移除臉書上的廣告,因為瀏覽器(IE, FireFox, Chrome, Safari...)的外掛、擴充功能、插件、小工具裝得愈多,速度一定會變慢。
雖然側邊欄廣告是臉書主要收入之一,也不想讓臉書都沒有收入,但當廣告多到已經造成干擾時,寧可不去知道有哪些新廣告,只想要清靜。
要移除facebook臉書上的廣告,只要去所使用的瀏覽器(IE, FireFox, Chrome, Safari...)找facebook ad block相關的外掛、擴充功能、插件、小工具,就可以找到數個可以用來移除臉書廣告的外掛、擴充功能、插件、小工具,不管名稱叫什麼,總之都是用來輔助瀏覽網頁。
以Chrome為例:
一、到工具的擴充功能
二、按右下的”取得更多擴充功能”,在擴充功能搜尋框打上facebook ad block或facebook ad即可找到數個移除臉書廣書相關擴充功能。
較乾淨的頁面,較少的雜訊,更快的頁面載入速度。
如果不是很常上臉書,就不一定需要移除臉書上的廣告,因為瀏覽器(IE, FireFox, Chrome, Safari...)的外掛、擴充功能、插件、小工具裝得愈多,速度一定會變慢。
2010年9月22日
facebook比google進步的一點
facebook比google進步的一點:對自己的產品有相當簡單又清楚的說明。
昨日因為又看到一些文章介紹facebook,講的是有關粉絲專頁的部分,這個因為之前有做過專頁,專頁蠻簡單的,難的應該是在如何維護和增加粉絲,總之,也就連去看看,一看發現facebook不僅一直努力增加本身的功能,以加強網友的黏著度,而且對自身產品的使用更是有了新的說明介紹,這幾個月來,本來要想了解facebook的人,必需要在網海,拚湊散亂且大量的文章,花上一些時間才能弄清楚,現在facebook直接很清楚明白的告訴你,如何用最簡單最快的方式進入狀況。我覺得他們的說明,很少有人可以寫的更好(當然,東西是他們做的嘛!)。想了解facebook的人,除非很進階的部分,不必再到別的網站另求。
把自己網站產品用最快的方式說明,且有邏輯有步驟的介紹清楚是很重要的,通常新看到一個網站,如果這個網站不能用2~5個步驟或幾分鐘的影片清楚介紹他們的功能,誰會去慢慢摸索?簡單的介紹完,也要為使用者附上詳細說明和問題解決,是新創網站的生存之道。但知名網站如facebook就算他們不做,也有一堆人會去研究寫文章。
雖然現在很流行開問答型網站,但是我們都知道,當我們找一個問題的答案時,很少會很剛好第一頁就看到真正要的答案,無形之中白費很多時間,尤其是找了幾十、幾百個網頁還找不到答案的情形也不難遇到。
一個網站把自己的網站功能陳述清楚,並且把網友會遇到的問題誠心誠意地附上解決辦法,是必要的。google產品很多,也很好用,可是流程手冊就有很大進步空間,網友在使用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疑問,google常常本身並沒有解釋地很好,結果就必須去搜尋或是去討論區跟人問答,多缺乏效率。顯然google還活在過去”有問題就去網上問人”的世界裡,”問人”基本上是沒錯,但能給出正確並有系統答案的人,不應該不做。Come on.你的產品,你希望誰可以比你解說的更好?
以上是昨日的感想,代表某一段時間的想法,但未來google可能會做的比facebook好或facebook也可能再更好。
2010年5月25日
免費做自己的widget小工具
widgetbox.com是一個不錯的widget網站,對不懂程式的人,或是想要簡單管理個人widget的人,或是想要找喜歡的widget,即使是要找做widget靈感,都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型網站。
有免費和付費的方案可供選擇。
即使是沒什麼程式概念,也可以在幾分鐘之內就做出自己個人化小工具,像是做個免費的倒數計時器。因為這個網站提供做各種小工具的工具,因此,可以免去針對某種工具,另外找尋免費的程式的麻煩。也可以直接找別人已經做好的小工具來用。
不管是要做facebook, twitter, rss, flickr, poll, youtube的widget,都只要幾個設定就能做專屬自己的小工具。台灣目前facebook相當流行,大大小小的網站或個人許多都用facebook,在這裡可以輕鬆製作專屬特製化的小工具widget,讓你的facebook看起來有經過獨特的設計,看起來跟別人不一樣的,就比較能吸引人的目光。相信對facebook行銷有一定的幫助。
小工具做好之後,可以隨意貼到想放的網站或部落格,對同一個小工具有多種內嵌碼embeded code
。
有免費和付費的方案可供選擇。
即使是沒什麼程式概念,也可以在幾分鐘之內就做出自己個人化小工具,像是做個免費的倒數計時器。因為這個網站提供做各種小工具的工具,因此,可以免去針對某種工具,另外找尋免費的程式的麻煩。也可以直接找別人已經做好的小工具來用。
不管是要做facebook, twitter, rss, flickr, poll, youtube的widget,都只要幾個設定就能做專屬自己的小工具。台灣目前facebook相當流行,大大小小的網站或個人許多都用facebook,在這裡可以輕鬆製作專屬特製化的小工具widget,讓你的facebook看起來有經過獨特的設計,看起來跟別人不一樣的,就比較能吸引人的目光。相信對facebook行銷有一定的幫助。
小工具做好之後,可以隨意貼到想放的網站或部落格,對同一個小工具有多種內嵌碼embeded code
。
2010年4月10日
開二個瀏覽器同時使用二個facebook帳號玩遊戲
之前提到開二個瀏覽器firefox和chrome的,可以同時登入不同的gmail google帳號,避免登入登出的麻煩。因為firefox、chrome各有優點,有些用慣的東西,要換真的不習慣,所以就二個一起用吧。
玩facebook,很多人都不只有一個帳號,雖然facebook一直號稱資料之真實性,但其實還是會有很多分身的。分身不一定就不好,每個人有自己的使用方式,對於不同的東西,輕度和重度玩家就會差很多。
台灣facebook之所以火紅,是從遊戲開始的,有些人為了遊戲會去開分身,如果純粹是為自己遊戲的娛樂和方便,當然沒問題。用左手跟右手玩也是有樂趣的。
但是有些遊戲開二個以上人物或帳號就會有做弊的問題。
幾年前在yahoo玩過一種大老二的遊戲,全名我就不講了,在純粹沒有點數的情況下,一切都很順利,我不是多厲害的大老二玩家,但是也不是差到哪裡去,尤其是牌類的除非都爛牌,不然也不可能都輸,後來我儲了點數,開始玩真的錢後,幾乎次次輸很慘,就算牌好到不行,一樣沒什麼甜果子吃,因為其他三家都作弊,也許是同一人,也許是不同人合作,但是作弊是一定的,這也是我後來才領悟到,那個遊戲後來我就沒玩了,現在那個遊戲也沒了,應該是名聲臭了,換個名字繼續騙人。我並沒有說作弊的一定是遊戲公司,所以請不要對號入座。
如果有在線上玩類似睹博這種金錢遊戲的,請你記得,大多是有作弊可能性的,不要輸到怎麼輸光光的,還不知道怎麼一回事。
開二個瀏覽器同時使用二個facebook帳號玩遊戲或是作其他事,都很好用。
玩facebook,很多人都不只有一個帳號,雖然facebook一直號稱資料之真實性,但其實還是會有很多分身的。分身不一定就不好,每個人有自己的使用方式,對於不同的東西,輕度和重度玩家就會差很多。
台灣facebook之所以火紅,是從遊戲開始的,有些人為了遊戲會去開分身,如果純粹是為自己遊戲的娛樂和方便,當然沒問題。用左手跟右手玩也是有樂趣的。
但是有些遊戲開二個以上人物或帳號就會有做弊的問題。
幾年前在yahoo玩過一種大老二的遊戲,全名我就不講了,在純粹沒有點數的情況下,一切都很順利,我不是多厲害的大老二玩家,但是也不是差到哪裡去,尤其是牌類的除非都爛牌,不然也不可能都輸,後來我儲了點數,開始玩真的錢後,幾乎次次輸很慘,就算牌好到不行,一樣沒什麼甜果子吃,因為其他三家都作弊,也許是同一人,也許是不同人合作,但是作弊是一定的,這也是我後來才領悟到,那個遊戲後來我就沒玩了,現在那個遊戲也沒了,應該是名聲臭了,換個名字繼續騙人。我並沒有說作弊的一定是遊戲公司,所以請不要對號入座。
如果有在線上玩類似睹博這種金錢遊戲的,請你記得,大多是有作弊可能性的,不要輸到怎麼輸光光的,還不知道怎麼一回事。
開二個瀏覽器同時使用二個facebook帳號玩遊戲或是作其他事,都很好用。
2010年3月25日
facebook粉絲專頁及品牌行銷
一個公司企業如果在facebook建立了粉絲專頁( fan page)
- 這個粉絲專頁其實就代表公司企業的品牌形象
- 粉絲專頁檔案照片必要要清晰,且能表達公司企業的品牌
- 而當用戶加入成為粉絲,那麼只要粉絲專頁有任何更新,粉絲都可以知道
- 現在粉絲專頁有很多的應用程式可供整合利用,可以依據公司企業的需求,尋找適合的應用程式,不過應該要能用豐富的資訊做支撐,如果選擇了太多的應用程式,可是又沒有什麼內容的話,反而會模糊焦點,讓真正重要的訊息被掩蓋,粉絲也會接收不到最重要的內容
- 粉絲其實就是公司企業現在或未來的客戶,自然是多多益善,因此在專頁發布訊息,也是另一種客戶服務
- 定期更新
- 提供相關且吸引人的內容
- 與粉絲互動
2010年3月24日
教學:將facebook粉絲專頁放在WordPress部落格
有了facebook粉絲專頁,如果可以將粉絲專頁放到網頁或是部落格上,可以讓二者結合互利,引來更多粉絲,愈多粉絲也等同建立愈多的網站訪客基礎。
以將facebook粉絲專頁放在WordPress部落格為例,步驟如下:
第一步 先建立facebook粉絲專頁
第二步 建立好粉絲專頁後,到facebook粉絲專頁的後台
第三步 進到粉絲視窗,因為這裡要放的是WordPress部落格,所以點Other,點了之後,下面會出現一段程式碼,把它複製起來。
第四步 進到WordPress的後台,點Appearance的Widget,再選擇Text
第五步 這時會出現Text的視窗,Title的部分可以留白,然後將前述複製下來的程式碼,貼在下面的空白框中,然後按下Save。大功告成。
以將facebook粉絲專頁放在WordPress部落格為例,步驟如下:
第一步 先建立facebook粉絲專頁
第二步 建立好粉絲專頁後,到facebook粉絲專頁的後台
第三步 進到粉絲視窗,因為這裡要放的是WordPress部落格,所以點Other,點了之後,下面會出現一段程式碼,把它複製起來。
第四步 進到WordPress的後台,點Appearance的Widget,再選擇Text
第五步 這時會出現Text的視窗,Title的部分可以留白,然後將前述複製下來的程式碼,貼在下面的空白框中,然後按下Save。大功告成。
2010年3月22日
行銷入門-台灣版facebook小工具
上次介紹的facebook行銷聖經,舉了很多facebook作為行銷的玩法
今天就直接從台灣版的facebook小工具
看看facebook行銷入門玩法
1.個人專用
- 個人檔案名片貼:可以編輯個人的相關資料放在自己的網站或部落格
- 相簿名片貼:可以將相片放在自己的網站或部落格
- 粉絲名片貼:可以將自己是哪些粉絲專頁的粉絲放在自己的網站或部落格
2.網站或公司企業:
- 分享:一個按鈕讓你的網站訪客分享你在 Facebook 上的內容。
- 粉絲視窗:視窗外掛,讓網站訪客輕輕一按,馬上加入你的粉絲團,隨時掌握你的 Facebook 動態。
- 粉絲專頁名片貼:在其他網站分享你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上的資訊。
- twitter連結:自動將你的 Facebook 近況導入 Twitter。
3.開發人員
- 轉發到facebook
- 回應視窗
- 即時動態串流
除了開發人員工具,其他個人或公司企業的小工具,都只要幾個簡單的步驟就可以讓你的網頁或部落格連接上facebook。
2010年3月9日
facebook、twitter加入”地點”網路大戰
facebook挾其4億用戶,最重要的現階段任務是,如何增加黏著性和把用戶轉為實質收益。
擁有全球4億用戶,想要做什麼都已經有可怕的基本盤,要加入任何網路業務,在行銷上有快速省錢的效用。
前幾天才說google的地圖好用,這塊結合虛擬網路和用戶實體世界的領域,目前幾大提供相關地域資訊網站的地圖,幾乎都是使用google的地圖,因為地圖的製作費時費力,又需要大量金錢的投入,因此一般都會使用google地圖。
現在facebook也要加入這塊領域,不管facebook是做一套屬於自己的地圖系統,直接和google硬碰硬,或是和現有地區資訊服務網站yelp, gowalla, foursquare合作,都會震撼業界。
另一大社交網站twitter也搶進地點網路這塊領域,想了解最新熱門話題、潮流,除了有worldwide全世界可以選擇以外,也可以選擇國家或大城市,目前國家和大城市的選項都集中在少數歐美國家地區。
twitter也試著在微網誌的資訊流中插入google地圖,但是這個功能只測試一陣子就關閉了。不過,相信日後還是會開放。
很顯然的是, facebook、twitter都要加入提供地點location資訊服務。
擁有全球4億用戶,想要做什麼都已經有可怕的基本盤,要加入任何網路業務,在行銷上有快速省錢的效用。
前幾天才說google的地圖好用,這塊結合虛擬網路和用戶實體世界的領域,目前幾大提供相關地域資訊網站的地圖,幾乎都是使用google的地圖,因為地圖的製作費時費力,又需要大量金錢的投入,因此一般都會使用google地圖。
現在facebook也要加入這塊領域,不管facebook是做一套屬於自己的地圖系統,直接和google硬碰硬,或是和現有地區資訊服務網站yelp, gowalla, foursquare合作,都會震撼業界。
另一大社交網站twitter也搶進地點網路這塊領域,想了解最新熱門話題、潮流,除了有worldwide全世界可以選擇以外,也可以選擇國家或大城市,目前國家和大城市的選項都集中在少數歐美國家地區。
twitter也試著在微網誌的資訊流中插入google地圖,但是這個功能只測試一陣子就關閉了。不過,相信日後還是會開放。
很顯然的是, facebook、twitter都要加入提供地點location資訊服務。
玩facebook小遊戲的好處
facebook在台灣之所以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會員用戶,開心農場等小遊戲功不可没,最多粉絲的粉絲專頁,遊戲類也都名列前茅。
玩facebook小遊戲的好處有哪些呢?
玩facebook小遊戲的好處有哪些呢?
- 選擇多,且有一定品質
- 比較不怕中毒或被植木馬,facebook事先會過濾合作夥伴
- 容易掌握現在全球最流行的小遊戲
- 和朋友同樂交流
- 一般都是免費遊戲
- 可以藉由點廣告獲得遊戲幣,不一定要花錢才有遊戲幣,當然太多廣告也會擾人
- 學英文,當然要選英文遊戲才學得到,也可以找其他語言來學
- 學到術語、規則,例如撲克如何叫牌、開咖啡店會有什麼要做的..
2010年3月8日
facebook臉書的粉絲專頁基本說明
- 一個帳號最多可以成為500個粉絲專頁的粉絲
- 如果年齡不符合會看不到有年齡限制的粉絲專頁,當然也不能成為粉絲
- 要知道自己加入哪些粉絲專頁,可以從”個人檔案”的”資料”中看到
- 目前個人資料中的粉絲專頁無法隱藏,因此你加入哪些專頁,都會被看到
- 專頁管理員可以新增內容到專頁,也可以決定是否允許粉絲新增內容
- 只有正式代表才能為藝人、品牌、企業建立專頁
- 沒有正式授權的話,可以考慮建立相關的藝人、品牌、企業群組
- 沒有facebook也可以建立企業專頁
2010年3月4日
facebook臉書今年的預估營收
facebook臉書興起,很多人都很好奇到底營收如何,賺錢了沒有?
4億的用戶,可以帶來的營收和獲利空間,充滿想像空間。
因為自從去年(2009)九月,facebook臉書曾公布已達到損益平衡後,就沒再對外公布相關的營收獲利數字。
因此想了解facebook臉書究竟成長到什麼地步,就只能從相關的網站及過去的經驗就做推估或還原工程。
這個月有篇文章Eric Eldon推估臉書的2009年營收如下圖
並且估計依來自相關網站的資料及臉書的成長率,今年2010的營收可以達到11億美元之譜,而一位華爾街記者則發表一篇文章認為,臉書的2010營收,可達到12至20億美元之間,這個數字比Eric Eldon推估的要高了很多。
如果以較高的營收12至20億美元來看,這樣的數字雖然不小,可是跟真正的大公司相比,還是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拿google來看,去年營收236億美元,這個龐大的數字看來可觀迷人,但2008年營收217億美元,2007年營收165億美元,也就是說google去年營收成長率不到9%,比起前年31%的營收成長率遜色許多,除非有新的收入,google成長動力已經開始走向成熟期的平緩曲線,google仍在壯大,但是速度沒以前快,為了維持甚至推升成長動力,google也不停地尋找併購有潛力的網站。
而臉書約一年就成長一倍的情況推估,要達到google那樣水準的營收也還有4、5年的時間要走,不過臉書目前擁有4億用戶,相信以後會更多,如果能找到更好的方式有效轉成營收,要比一年成長一倍的速度更快,也不是不可能。
這些對facebook臉書推估的營收,留待日後再來做驗證。
4億的用戶,可以帶來的營收和獲利空間,充滿想像空間。
因為自從去年(2009)九月,facebook臉書曾公布已達到損益平衡後,就沒再對外公布相關的營收獲利數字。
因此想了解facebook臉書究竟成長到什麼地步,就只能從相關的網站及過去的經驗就做推估或還原工程。
這個月有篇文章Eric Eldon推估臉書的2009年營收如下圖
並且估計依來自相關網站的資料及臉書的成長率,今年2010的營收可以達到11億美元之譜,而一位華爾街記者則發表一篇文章認為,臉書的2010營收,可達到12至20億美元之間,這個數字比Eric Eldon推估的要高了很多。
如果以較高的營收12至20億美元來看,這樣的數字雖然不小,可是跟真正的大公司相比,還是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拿google來看,去年營收236億美元,這個龐大的數字看來可觀迷人,但2008年營收217億美元,2007年營收165億美元,也就是說google去年營收成長率不到9%,比起前年31%的營收成長率遜色許多,除非有新的收入,google成長動力已經開始走向成熟期的平緩曲線,google仍在壯大,但是速度沒以前快,為了維持甚至推升成長動力,google也不停地尋找併購有潛力的網站。
而臉書約一年就成長一倍的情況推估,要達到google那樣水準的營收也還有4、5年的時間要走,不過臉書目前擁有4億用戶,相信以後會更多,如果能找到更好的方式有效轉成營收,要比一年成長一倍的速度更快,也不是不可能。
這些對facebook臉書推估的營收,留待日後再來做驗證。
微軟bing利用zynga的開心農場farmville一天增加40萬新粉絲
微軟bing利用zynga的開心農場farmville打廣告
一天增加40萬個粉絲,從10萬個粉絲變成擁有50萬個粉絲。
一天就得到40萬個新粉絲,效果真的很驚人,
zynga的開心農場farmville每天約有2870萬個玩家上線,因此就是說
那天的玩家中約有1.5%加入bing的粉絲行列。
想要在短時間內就累積可觀的粉紛數,
像微軟這樣贊助當紅遊戲的廣告,效果相當不錯。
而所有新加入的粉絲因此可以得到3個農場幣,
如果以310個農場幣值50美元的話,
每一個農場幣值50/310=0.161美元
那麼
40萬個粉絲x3個農場幣=120萬個農場幣
120萬個農場幣約值193548美元
就是大概620萬台幣
至於微軟實際給zynga多少廣告費就不得而知。
而對zynga來說,120萬個農場幣,跟1200萬農場幣一樣,簡直不用成本。
bing搜尋引擎還在起步中,原本10萬個粉絲,真的不夠多,但是50萬個粉絲就好用得多,
不論有什麼新消息或宣示,這50萬人的傳遞能量,肯定比10萬個好,也能帶來更多粉絲。
微軟bing利用zynga的開心農場farmville一天增加40萬新粉絲,這是贊助廣告一個很好的案例。
bing、zynga、新粉絲都得利。
一天增加40萬個粉絲,從10萬個粉絲變成擁有50萬個粉絲。
一天就得到40萬個新粉絲,效果真的很驚人,
zynga的開心農場farmville每天約有2870萬個玩家上線,因此就是說
那天的玩家中約有1.5%加入bing的粉絲行列。
想要在短時間內就累積可觀的粉紛數,
像微軟這樣贊助當紅遊戲的廣告,效果相當不錯。
而所有新加入的粉絲因此可以得到3個農場幣,
如果以310個農場幣值50美元的話,
每一個農場幣值50/310=0.161美元
那麼
40萬個粉絲x3個農場幣=120萬個農場幣
120萬個農場幣約值193548美元
就是大概620萬台幣
至於微軟實際給zynga多少廣告費就不得而知。
而對zynga來說,120萬個農場幣,跟1200萬農場幣一樣,簡直不用成本。
bing搜尋引擎還在起步中,原本10萬個粉絲,真的不夠多,但是50萬個粉絲就好用得多,
不論有什麼新消息或宣示,這50萬人的傳遞能量,肯定比10萬個好,也能帶來更多粉絲。
微軟bing利用zynga的開心農場farmville一天增加40萬新粉絲,這是贊助廣告一個很好的案例。
bing、zynga、新粉絲都得利。
2010年3月3日
臉書facebook行銷聖經
臉書facebook行銷聖經這本電子書,要價95美元,如果是買包括一年期每月更新的版本則要295美元,其中會贈送25美元的臉書facebook廣告。
這本書介紹50種以上行銷品牌、公司、產品、服務的方法。一共才二百多頁賣到這麼貴,又有不少人購買,可見facebook行銷應該有一定的價值存在,也表示facebook近年真的很火紅。
介紹這本書的目的不在誘使讀者購買,有沒有需要或要不要買,請自行決定。
對一個新手而言,要了解facebook,常會覺得千頭萬緒,無從著手,那麼這本書的目錄,倒是可以做為了解facebook的導覽。當然最快的入門方式就是先去申請一個facebook帳號。
臉書facebook行銷聖經分為游擊行銷工具、廣告主工具、應用程式開發工具、站長工具四大部分,分別介紹有哪些工具可以使用:
這本書介紹50種以上行銷品牌、公司、產品、服務的方法。一共才二百多頁賣到這麼貴,又有不少人購買,可見facebook行銷應該有一定的價值存在,也表示facebook近年真的很火紅。
介紹這本書的目的不在誘使讀者購買,有沒有需要或要不要買,請自行決定。
對一個新手而言,要了解facebook,常會覺得千頭萬緒,無從著手,那麼這本書的目錄,倒是可以做為了解facebook的導覽。當然最快的入門方式就是先去申請一個facebook帳號。
臉書facebook行銷聖經分為游擊行銷工具、廣告主工具、應用程式開發工具、站長工具四大部分,分別介紹有哪些工具可以使用:
- 游擊行銷tools for guerilla marketers:
- 資料
- 塗鴉牆
- 粉絲
- 活動
- 相片
- 訊息
- 更新
- 分享
- feeds
- feed importing
- 廣告主工具tools for advertisers:
- faceboo廣告
- faceboo廣告API
- 雙向互動廣告engagement ads
- 虛擬禮物virtual gifts
- 本地化機會localization opportunities
- 整合性 integrated opportunities
- faceboo平台廣告網
- faceboo平台應用程式贊助
- 專業facebook平台廣告服務提供商specialized facebook platform advertising service providers
- 應用程式開發工具tools for application developers
- profile box
- applications tabs
- applications feed sections
- designing feed stories
- feeds 2.0
- feed publisher
- requests / invitations
- chat invitations
- facebook notifications
- email & email notifications
- application bookmarks & dashboards
- application directory & about pages
- status updates and bonations
- demographic restrictions
- verifi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 translations
- analytics tools
-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 mobile
- customer service
- custom tags
- open stream API
- inbox API
- pay with facebook
- 站長工具toos for webmasters
- facebook connect
- comment box widget
- live feed widget
- fan box widget
- facebook share
- website translations through connect
- facebook connect for mobile